知易行難

知易行難這個話題可真是老掉牙了,從小學時候就讀到知易行難與知難行易的文章,以前也很難瞭解到底哪個是對哪個是錯。從網路上找資料,更是五花八門。但最近看到一則消息,提到台電花鉅資興建的風力發電機大多不能用,突然有些感觸。

這幾年回鄉下都走濱海公路,雖然慢一點卻比較省油,也不會那麼緊張,因為車子很少,開車感覺很舒適。從台北縣八里往南的省道十五號快速道路,六十一 號快速道路,雖然不能說是「一路」到鹿港,難免有些平面道路及紅綠燈,但路況還不錯,最糟的是桃園新屋、新竹新豐段快速道路,紅綠燈不連線,而且多到比臺北市區還 多,幾十公尺就一個,最好笑的是,經過幾十個紅綠燈,停了十幾次車子,卻都沒有人車過紅綠燈,我總覺得像在等蚊子過馬路。而且這段快速道路的速限五十公里,而市區的速限七十公里,很怪吧?

我想說的是台電的風力發電機,這幾年在台灣西部沿海建置很多風力發電機,聽說費用高昂,但主要是為了環保,這個做法大多數人都認同,唯一有問題的是,發電 機不能用。而且,這些發電機是由不同的廠商提供,也都是世界級的名廠建置,卻多有同樣的問題,不能用!有被風吹壞的,不知是台灣的風比較癟狃?還是比較叛 逆?有被「鹽」蝕鏽故障的,聽說國外很多風力發電機也都建在海邊,唯獨台灣的海風犀利,海鹽濃度太高?所以可以蝕壞這些抗腐蝕的風力發電機?雖然有句話說 「橘逾淮為枳」,但這些風力發電機到台灣的表現,也太離普了。

以前看過一則文章,內容提到一家生產傳統輪胎的公司,歷史悠久,很多員工以廠為家,祖孫三代都在工廠上班,也住在廠區宿舍,很多人都是在廠內出生、長大、 結婚生子,終老一生。一個如此特殊的老公司(或工廠),必然有它獨道之處。但後來高速公路的普及,高速輪胎的出現,讓這家公司面臨巨大挑戰。因為高速胎與 普通輪胎的製程不同,整個生產設備都要更新,最重要的不是設備,因為設備花錢就能了事,人員的專業素質可就難了。因為這些員工,從出生以來就被教育在工廠 內工作,他們認為自己的專業完全符合工廠的需求,所以工場的設備更新以後的製程,完全顛覆傳統的知能,這些員工無法擔任新設備的操作員。重新訓練需要時 間,而市場的競爭卻毫不留情,結果當然有點慘。

當時看到這篇文章,讓我想到一句話「巨人轉身」。這家公司知道要改革,也採取了行動,但巨人轉身的代價很大。就像一台砲車,雖然火力驚人,但從台北開到高 雄所費油資不菲(一台砲車約二十幾噸),即使有油可用,開砲車可沒那麼簡單,我當過砲兵,我們每次出去演習,都要撞壞民眾的車子或房子,因為砲車是履帶 車,履帶車轉彎很特殊,用扭的,搖頭擺尾,明明馬路很寬,但砲車一轉彎,不是撞到頭就撞到尾,因為速度不同的轉彎,搖頭擺尾的幅度也不同,很難估計會撞到 哪裡,這就是我說的巨人轉身。一個公司規模大到某個程度,就會有巨人轉身的問題。

有句話說「運籌帷握之中、決勝千里之外」,真的是這樣嗎?管理學上講究「策略」,一個公司的成敗在乎策略。但在實務上,如果給你一群木匠,而你的策略是要 開發軟體程式,顯然會很慘,當然,一個好的策略不應該脫離現時太遠,策略的好壞也不能只看計畫書的內容,而是要看能否執行。我記得很久以前看過電視上一個 人,「黑面蔡楊桃汁」的創始人。他使用傳統的經營方式「路邊攤」連鎖店,打遍台灣市場而成功,結果在「制度化」的生產罐裝飲料行銷過程一敗塗地。當時那老 闆上電視接受記者訪問時說了一句話,他說,這輩子最失敗的地方就是相信企管人員,因為企管人員可以做出很漂亮的計畫書,卻完全沒有執行能力,每次提出一個 很好的計畫,執行失敗就說要「辭職以示負責」。

以前我在一家公司帶人研發軟體,開發過程有些問題,也有同事說要辭職以示負責,我說,要「負責」很簡單,「不辭職、不領薪水、做到好再走」,沒人敢答應。

黑面蔡對於企管人員的說法有「一些」道理,但大部分是錯的。錯的正是他自己說出來的「太相信」企管人員。這些企管人員扛著名校MBA或EMBA的招牌到處 晃,雖不至於說是招搖撞騙,但難免有點不切實際。因為好的管理加上好的策略,雖然容易成功,但「風險」管理經常被忽略。而黑面蔡失敗的問題,也許就出在自 己缺乏風險管理的能力。不管企管人員提出什麼計畫案,風險永遠在老闆身上。這個關鍵問題本來就是老闆的責任,不能把責任推給企管人員。我相信黑面蔡的企管 人員提出的建議造成問題,但問題的本身是「太相信」,而非企管人員的錯。

台灣以中小企業創造經濟奇蹟,很多企業老闆身兼數職,不能說他們不懂策略,他們的策路就是「走一步算一步」,因此風險很小。但「計畫生產」與「走一步算一 步」的差異非常大。中小企業的規模擴大時,開銷變大,走一步算一步的經營策略可能會完全失控。本來一個人吃飽就全家飽,當您有幾百個員工的時候,總不能讓 這些人跟你走一步算一步。您自己一個人可以餓三天,如果有一百個員工,可能就有三百人要跟你餓三天,因為這些員工也有家人要養。

韓信點兵,多多益善!還好韓信點的是兵,如果是一群鴨子,不知是否也多多益善?小時候養過蠶寶寶必須吃桑葉,自己家裡沒桑葉,每天都要向別人要,蠶寶寶一 繁殖就是一大群,吃桑葉的速度遠超過原來的想像。本來很高興蠶寶寶的數量變多,到處炫燿,但沒有桑葉時,突然很想哭。雖然只是蠶寶寶,但那種成就感面臨打 擊的痛,很難形容。企業經營的問題,擴大很容易,維持卻很難。社會的進步改變都會帶來挑戰,巨人轉身,說的容易,做來有點難。







2008/08/27

其它文章
奇易中文輸入法首頁